三坐标测针校准的流程
1、测头校正前需要对测头进行定义,根据测量软件要求,选择测座、测头、加长杆 、 测针、标准球直径等, 同时要分别定义能够区别其不同角度、位置或长度的测头编号。
2、更换测头需要在测量软件中重新设置。软件中三坐标测座、测头、加长杆、测针设置无误;测头使用位置、标准球直径输入无误,测头校正速度设置与测量时一致。
3、单个测头位置校正,注意观察三坐标测量机测针直径和标准偏差,三坐标测量机测针直径应与平时校正相近且重复性好,标准偏差尽量小,(测头前加长杆长时,直径小,偏差大)。
4、多个三坐标测头位置校正时,除要观察以上结果外,还要用校正后的各个三坐标测头位置测量标准球,观察球心坐标值的变化,数值应与示值误差或探测误差相近。
5、用手动、操纵杆、自动方式在标准球的大范围内触测5点以上(一般推荐在7~11点),点的分布要均匀。
6、计算机软件在收到这些点后(宝石球中心坐标X、Y、Z值),进行球的拟合计算,得出拟合球的球心坐标、直径和形状误差。将拟合球的直径减去标准球的直径,就得出校正后测针宝石球“直径”(确切的讲应该是“校正值”或“校正直径”)。
在进行测头校正时,应该注意以下问题:
1、测座、测头(传感器)、加长杆、测针、标准球要安装可靠、牢固,不能松动,有间隙 。检查了安装的测针、标准球是否牢固后,要擦拭测针和标准球上的手印和污渍,保持测针和标准球清洁。
2、校正测头时,测量速度应与测量时的速度一致。注意观察校正后测针的直径(是否与以前同样长度时的校正结果有大偏差)和校正时的形状误差。如果有很大变化,则要查找原因或清洁标准球和测针。重复进行 2 至 3 次校正,观察其结果的重复程度。检查了测头、测针、 标准球是否安装牢固,同时也检查了机器的工作状态。
3、当需要进行多个测头角度、位置或不同测针长度的测头校正时,校正后一定要检查 校正效果(准确性)。方法是:全部定义的测头校正后,使用测球功能,用校正后的全部测头依次测量标准球,观察球心坐标的变化,如果有 1 至 2 个微米变化,是正常的。如果变化比较大,则要检查测座、测头、加长杆、测针、标准球的安装是否有牢固,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。
4、更换测(不同的软件方法不同),因为测针长度是测头自动校正的重要参数,如果出现错误,会造成测针的非正常碰撞,轻者碰坏测针,重则造成测头损坏。一定要注意。
5、正确输入标准球直径。从以上所述的校正测头的原理中可以得知,标准球直径值直接影响测针宝石球直径的校正值。虽然这是一个“小概率事件”,但是对初学者来说,这是可能发生的。 测头校正是测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在校正中产生的误差将加入到测量结果中,尤其是使用组 合测头(多测头角度、位置和测针长度)时,校正的准确性特别重要。当发现问题再重新检查测 头校正的效果,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增加大量的工作量。